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济南市关于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7-20 浏览量:298 来源:本站

  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单位):

  为有序有效高质量推动济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市智慧办牵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济南市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专项小组办公室

  2020年11月26日

  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深化拓展提升济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赋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秉持“智慧让城市更美好”的基本建设理念和愿景,加强总体谋划,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围绕“优政、惠民、兴业”,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聚焦数字政府、智慧社会、数字经济等,突出“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四大领域,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高质量助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更高效率提高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市民等各方作用,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产业促进,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善感知、有温度、会呼吸”的中国智慧名城,加快推进新一轮智慧城市示范引领,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2 年,成为辐射带动省会城市群,推动数字经济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智慧名城新典范和数字先锋城市,全面提升智慧泉城“中国样板、世界样本”示范引领能力,将济南建设成为数字智慧生态的引领者,智慧美好生活的创新者,数字经济和未来智慧产业的新航标。更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推进城市治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加快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智慧泉城提档升级。实现城市生活“一屏感知”,提升智慧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让城市更宜居、宜业、宜游,不断提升诚信法治和社会文明程度;推进产业发展“一网通览”,促进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制度供给更加有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普遍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坚持一盘棋一体化,实现市、区(县)统筹协调发展。

  三、总体架构

  统筹完善343 的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加快提升“三位一体”的城市大脑基础支撑体系、完善“四大领域”智慧应用赋能体系、围绕三大目标深化提升智慧应用拓展体系。3 就是完善提升“云管端三位一体”的城市大脑基础支撑体系,构建“一云一网一屏”的智慧城市有机生命体,城市大脑、神经系统和智慧应用高效协同安全运转;4 就是完善提升城市生活“一屏感知”、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产业发展“一网通览”四大智慧应用赋能体系;3 就是围绕“优政、惠民、兴业”三大目标,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作用,持续拓展智慧应用专题建设,全面提升业务数据化、数据智慧化、智慧普惠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善感知、有温度、会呼吸”的中国智慧名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统筹提升“云管端三位一体”城市大脑基础支撑体系

  1.加大数据汇聚共享力度,提升城市大脑“云中枢”。全面汇聚政务、企业和社会各类云资源,形成连接在一起的城市大脑“逻辑云”,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形成城市级数据湖,确保数据鲜活、在线、无障碍流动,重点推进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交通出行、住建、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经济运行等主题库建设,支撑“城市大脑”的数据资源需求。依托智慧泉城运行管理中心集成政务、企业、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和典型应用,推动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2.优化提升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一网”全链接。进一步提升政务外网支撑能力,加快电子政务外网向村居(社区)延伸,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网络全覆盖,积极推动各部门、单位已建专网向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推动5G 先导、4G 优化,打造“双千兆宽带城市”;率先部署应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IPv6网络、北斗时空、量子通讯等网络体系。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智能计算增效,建设高性能计算设施和大数据处理平台、人工智能算力和算法中心以及边缘计算节点资源池。建立完善的智慧城市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依托智慧城市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立完善的智慧城市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工作机制。

  3.优化提升感知和应用终端建设水平,实现“一屏”广应用。打造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加快推进智慧杆塔、智能井盖、智能水电气表等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提升终端感知能力。推动全市重点路段、重点单位、重点行业视频感知设备覆盖率和重点公共区域监控联网率100%。汇聚整合全市视频监控资源,统一对接到市级视频监控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并接入全省视频资源一张网。扩大公共场所智能服务终端覆盖面,依托各类网络体系和终端提供智慧应用服务,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无缝连接,满足多元多样和泛在的服务需求。

  五、加快建设四大领域智慧应用赋能体系

  4.提升城市生活“一屏感知”。优化整合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资源,围绕人社、教育、医疗、交通、文体等重点领域,构造泛在化、便利化、普惠化智慧应用服务体系。拓展提升“泉城办”APP、“爱城市网”APP 等典型应用功能,为城市生活打造一个数字化界面,市民凭借它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享受城市服务,城市管理者通过它配置公共资源、作出科学决策、提高治理效能。

  5.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依托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围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在泉城,全办成”的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一是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一般事项实现环节、时限、材料的极简审批,涉企审批事项100%实行容缺受理。二是优化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加快“一号通行”、“泉城链”数字保险箱、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和电子档案推广应用步伐。推动电子政务外网和网上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马上办、全城通办,实现市、区县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三是推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自助终端由专用一体机向综合一体机逐步转换,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向现有智能自助终端集成。四是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全面整合市级各部门移动端政务服务应用至市级移动应用开放平台;拓展“泉城办”APP 服务事项覆盖范围,推动交通、民政、人社、医疗、教育、水电气等重点领域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指尖办”,打造企业、群众专属空间,丰富掌上“亮证”应用场景。五是推行机关内部“一次办成”改革,优化机关内部“一次办成”服务平台,推进市直部门相关业务系统与市机关内部“一次办成”服务平台贯通对接,实现一批跨部门事项网上办理、一次办成。六是拓展12345 热线功能,与数字化城管融合,打造“移动12345”;巩固强化12345 热线一号对外,向基层拓展热线办理系统,构建“掌上12345”,提升行政审批与12345 热线系统的互联互通水平,延伸12345 热线的公共、便民、利企服务功能。

  6.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按照“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总体目标,推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一网统管”。一是依托济南时空大数据平台,汇聚自然资源与规划、住建、交通、市政、公共设施等数据,加快构建济南城市信息模型(CIM)。二是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城管问题“集中受理、分级分类、统一分拨、智能派遣”,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三是加强数字治堵,提升智慧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交通业务创新应用,建设全市智慧停车云平台,打造一批智慧停车应用案例,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服务。四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搭建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整合、公开环境监测相关数据,提升生态资源数字化管控能力,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五是依托智慧住建平台,推动行业企业、人员、项目、信用基础数据管理全覆盖和业务数据全融合;建立住建行业监管诚信奖惩机制;推广使用BIM 技术,试点智慧工地、智慧建筑、智慧物业、房屋租赁及房屋说明书等专题应用,

  实现建设工地、物业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优化提升社会治理“一网统管”。一是建设全市统一的网格化社会治理系统,实现对各类信息的采集、报送、分析、处理、监督以及综合评价等全过程跟踪管理。二是强化突发事件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健全跨部门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在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等城市安全重点领域,实现应急资源和救援力量“一图展示”,对城市应急全要素的进行综合监测和预警。三是加强平安城市智能治理,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强化警务云平台建设,开展智慧安防社区、大型活动安保、场所治安管理等智能化应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平安济南”。四是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推进街镇、居村各类信息系统归集,为社区居民提供在线咨询、自助服务、进度查询等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服务,打造智慧社区生态圈。

  7.推进产业发展“一网通览”。围绕市场主体、产业布局、经济运行,完善服务企业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网通览”的产业与经济发展服务平台。一是围绕构建“企业需要,部门报到”的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济企通”服务企业云平台,打造企业版的“12345”,推动各级涉企部门平台之间互联互通,形成集中统一高效的服务企业平台机制。二是拓展提升数字金融“一贷通”服务,丰富“101”模式融资服务规模和品类,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三是优化信用平台应用服务功能,加强个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归集各类信用承诺数据、监管数据、行业信用评价数据,构建衔接事前信用核查和信用承诺、事中信用评估分级和分类检查、事后联合奖惩和信用修复的全过程闭环监管体系,完善联合奖惩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四是建立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的产业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运行、产业布局、亩产效益等领域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六是开展经济运行大数据汇聚应用,加快建设宏观经济数据库和统计大数据应用系统,为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提供有力支撑。

  六、率先打造数字先锋城市

  8.推进产业和城市发展能级“双提升”。牢牢把握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与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合的要求,牢牢把握新基建带来的重大机遇,牢牢把握智慧城市建设正在由数字政府建设向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建设转型的趋势和规律,牢牢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是智慧产业赋能城市治理的过程,积极构建智慧城市与数字智慧产业协同发展,赋能数字经济、智慧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动局面,率先打造数字先锋城市。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协同发展,中国智慧名城与中国软件名城、中国算谷一体推进,共生共荣,不断提升智慧泉城“中国样板,世界样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中国算谷,以打造算力产业新高地、数据汇聚共享新典范、未来智慧产业新航标为目标,构建一流的数字产业发展生态;二是加快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核心软硬件、融合性新兴业态三个方向,建设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三是构建数据、算力、场景、平台开放发展

  新格局,推进数据开放,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探索建立数据开放共享新模式;推进算力开放,做强做优做大云计算、超算、量子计算等算力支撑,打造算力开放赋能新生态;推进应用场景开放,在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实施揭榜挂帅、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打造“产业促进、共建共享”的开放建设新生态,探索建立数字产业、信息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出一批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和样板工程,加快引领应用场景产业化;推进平台开放,支持企业、机构建设并开放开源和共性技术平台,打造共建共享创新创业新生态。

  七、全面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合力

  9.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济南市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专项小组作用,形成统筹推进智慧城市与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承担市智慧办的日常工作,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按照“有目标、有督查、有考核”的要求,加大日常工作推进力度,指导各部门和区县统筹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市智慧办下设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产业与经济发展四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市大数据局、市城管局、市委政法委及市公安

  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推进各领域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能推进各项具体工作。

  10.强化底层应用。坚持务实管用和共建共享的原则,开放建设生态,坚持需求拉动,着眼满足“好用、管用、爱用”的底层基础现实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共建共享信息化和智慧应用项目建设成果,推动智慧城市点线面的汇聚升级。引导社会资本和行业领先领军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合作建设。

  11.强化评价考核。制定济南市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市智慧办对各责任主体考核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考核各责任单位的重要依据,督促各责任单位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12.加强人才支撑。建立济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专家智库,集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力量,优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打造实训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梯队。


联系电话:010-10000000地址:北京市北四环小营路安慧东里15号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穆标资信国际认证(北京)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2020042674号-2